新年新气象,最近鸥鹭又涌入了一批亚马逊新卖家,主要咨询怎么结合数据做选品、怎么推广、怎么开广告的问题。
本期就在新品推广阶段遇到的卖家常见问题,分享下观点,欢迎探讨!
一、刚上架怎么开广告?
大多数新品刚上架,重点是跑词、积累评论。60%以上广告预算,可用在开自动广告跑词,留30-40%打手动精准匹配,加bid。
要重点把控广告预算,不要疯狂加价冲首页。否则新品链接无法承受大量的无效流量,点击率、转化率很低,链接就容易做死了。
这个阶段,精准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同样很重要。在较精准的广告点击下,哪怕转化率稍微低一点,也能让自然排名起来。
建议刚上架的新链接,日访问量一般做到20-30就完全足够了。观察点击率、转化率OK之后,每周逐步追加预算。
二、怎么查自然出单词?
自然出单词是无法直接查到的,但是可通过动态数据记录推测得出。
亚马逊的流量越来越向头部前3页集中,如果跑出自然订单了,大概率是某个排名前3页的自然词转化,要尽可能收集所有的关键词坑位记录。
收集关键词坑位记录,让你更清楚新品期你的流量构成。
当销量浮动、或者流量浮动的时候,可以根据这些记录去检查哪些词的排名上升了,哪些词的排名下滑了,可推测出核心出单词。
重点关注其中的3、4个的关键词,等待更好的时间机会点。
某天某个词的排名明显提升,这可能就是很好的时间点,加大推广费用、做折扣等各种手段,加速这个词上首页。
可辅助工具:
用鸥鹭“关键词排位监控”自动记录你的核心流量词每天、每小时自然排名,指定时间段、邮编地址记录,数据更准确,推导出单词。
三、点击率、转化率不理想?
新品评论少甚至没有评论,很难和有评论累积的老链接竞争。开广告之前就应该仔细评估:
(一)有没价格优势
没有评论,还没有价格优势,不仅影响你的点击率,更影响转化率。(除非你的产品极具竞争力,属于创新型产品,但大部分卖家都很难具备这个级别的开发水平,核心还是做差异化产品。)
做价格优势,不要直接设个低价,调研竞品的定价和促销策略,结合10%-30% coupon来打。新品广告期,核心不看Acos,不要吝啬coupon的优惠力度。有了订单,有了评论,链接才有了“帮你持续赚钱的能力”,之后再谈利润。
可辅助工具:
通过“鸥鹭插件”收集导出你的关键词竞品ASIN;
利用鸥鹭“全景动态”可以追踪竞品历史的调价、促销行为,做参考;
(二)lisiting页面质量
listing如何书写,其实上架前就应该好好研究,推广期频繁修改文案会导致亚马逊系统学习你的链接的时间延长。
只是看别的卖家老链接怎么写标题、五点,图片表达什么,QA写了什么,是不够的。还要看他们链接的客户评论内容,分析高频词,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点,才能理解卖家为什么要这么表达。
在这个基础上,再对比你和竞品的文案、图片,就更能看出你们的差距。
可辅助工具:
用鸥鹭插件下载竞品的图片、视频、QA和评论
鸥鹭“评论分析”可查竞品的评论高频词,分析真实需求点
鸥鹭“全景动态”可查竞品过去的文案、图片、QA等修改痕迹,观察同时段关键词排名、BSR排名的变化,快速跟上大卖的运营思维
四、广告架构调整?
前期严控预算下跑出了一部分精准词,抢到了较好的自然排名。接下来需要兼顾:继续扩展流量词+抢占优质流量位。
广告架构、出价策略怎么调整,是要服务于每个卖家每个阶段的流量规划。具体出价策略,受卖家自己的可支配预算影响。
某个核心关键词的自然排名已经在首页了,还要打这个关键词的广告么?答案是:要,最好继续保持在首页前排,控制流量大幅波动。
新品期的广告流量占比太高、或太低,都是不OK的:
广告占比太高,你就很被动——继续烧广告烧不起,又担心降低广告投入,自然排名也没有稳住,就导致流量快速下滑。占比太低了当然也不行,相当于广告位排名也没稳住。
抛开季节性产品不谈,新品上架前3个月的广告流量占比,最好控制在40%-50%。根据这个节奏,自动广告占比逐步下调到30%,预算向词组匹配倾斜一部分,可以不加bid。
等产品真正稳定了,搜索流量上有明显的优势,整体广告流量占比再往20%的目标上调整。
可辅助工具:
用鸥鹭“关键词排位监控”追踪核心广告词的每天卡位情况,假如产品流量发生波动,第一时间定位原因。
用鸥鹭“反查关键词”查出你和竞品当前所有进入前3页的核心流量词,分析精准度和市场竞争度,筛选优先推广词,分级建立词库。
从某种角度来说,“精细化运营”是一个“无底洞”。你想做出一个爆款,从选品到上架推广,每个环节都可以精益求精!